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之路——以河北为例

来源:中国建设报
时间:2014-01-16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的今天,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的今天,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绿色建筑还在“启蒙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还处在“启蒙期”。以低能耗建筑成熟国家德国为例,我国的节能建筑能耗水平与之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目前我国的节能建筑能耗水平大部分只能接近德国1995年《保温法规》的水平,少数项目略高于1995年德国的《保温法规》水平。其次,因为缺乏低能耗建筑标准规范,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水平还不高。最后,在施工工艺水平和产品材料性能方面也存在不小差距。另外,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所需部件缺乏标准规范,质量也良莠不齐,缺乏对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可靠支撑。低能耗示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比较严密的质量监控、技术指导,也缺少能耗数据连续测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难以确保实际竣工验收后示范项目能达到设计节能率。但是,我们有充足的技术支持、节能减排要求、百姓的热切期盼、政策支持……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启蒙期”会很快过去。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必定成为主流建筑、常态建筑。

  河北有巨大潜能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绿色建筑给出的定义,对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必须体现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时段,包括规划设计、建材与建筑部品的生产加工与运输、建筑施工安装、建筑运营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处置和再利用;应该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建筑。此外,绿色建筑还应是环境友好的建筑,它作为为人服务的生活和生产设施,应充分考虑人的健康、适用需求的建筑,是与自然和谐的建筑。

  就河北省而言,绿色建筑刚刚起步,还有巨大的潜能有待释放。河北省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钢材约占全社会用钢量的30%,水泥约占25%。如此巨大的消耗,蕴涵着巨大的降耗空间。

  近年来在河北省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绿色建筑发展取得初步成果。到2012年底,河北省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有40个,绿色建筑面积约为418万平方米,居全国第六位;到2013年底,我省已有83个项目(共计1036万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可见绿色建筑的发展潜能巨大。在已获得标识的项目中,有住宅、商业办公、图书馆等各类型建筑。但是河北省绿色建筑总体仍处起步阶段,亟待通过政策与市场手段释放潜能。

  走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的新时期战略目标,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河北省近期出台了《关于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创建建筑节能省的实施意见》,指出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的重要时期。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创建建筑节能省,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技术的指导原则是地域性、因地制宜的,而不是为绿色而绿色,成为技术的堆砌品。比如说,北方地区有风沙、石家庄等地有雾霾等,这样的环境条件就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本土化的绿色建筑。

  近年来,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了《河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河北省绿色建筑技术标准》等数十项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和《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词典》等书籍的编制,完成了《适用于河北省不同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河北省建设建筑节能省可持续性研究》等20余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的科研课题,相继完成了河北省绿色建筑技术数据库、河北省绿色建筑产品数据库的建立,为河北省绿色建筑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河北还将继续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加大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创新力度,不断研发绿色与节能新技术、绿色与节能新产品,促进河北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河北乃至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lisa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