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各省市商品混凝土产量及市场分析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时间:2017-06-28
摘要:2016年全国各省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据中国混凝土网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商品混凝土总产量为22.29亿立方米,与上一年基本持平(2015年为22.23亿立方米)。这一年,混凝土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力度加大等不小的压力,“两材”重组,金隅冀东的“联姻”拉开了行业整合的序幕,混凝土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混凝土企业的兼并重组势必成为一种趋势,而中小企业随着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问题,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1498631699.jpg

(数据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6501亿元,比上一年名义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固投增速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东部地区投资249665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部地区投资156762亿元,增长12%;西部地区投资154054亿元,增长12.2%;东北地区投资30642亿元,下降23.5%。201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73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5%;商品房销售额117627亿元,增长34.8%,这两项指标均超过2013年,创下历史新高。预计2017年下半年楼市将进入价格调整期,楼市将迎来“以价换量”,下半年调整的力度将比上半年更深。

以下为中国混凝土网统计的2016年全国各省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混凝土协会、散装水泥办公室等行业机构,在此感谢这些地方机构为收集相关数据付出的大量辛劳。地方机构数据主要依据当地有登记备案的资质企业,中国混凝土网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无资质企业的信息数据,并参考部分企业、媒体、全国相关宏观数据,结合散装水泥使用量估算而得,仅供参考。

2016年中国各省市商品混凝土产量及增长情况

14986316657.jpg

根据中国混凝土网的统计数据,从行业规模来看,截止2016年底,全国混凝土企业总数约为12808家。从区域情况来看,2016年,华北、东北地区混凝土产量分别下滑了4.61%和7.65%,下滑的主因是受下半年环保力度加大,多地搅拌站持续的大面积停产,不少在建工程也因此进度缓慢。除华北、东北地区之外,其余地区混凝土总产量均小幅增长,其中西北地区涨幅最高,增速为6.64%,超预期增长的基建计划拉动了该地区混凝土的需求。从各省市情况来看,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五省份混凝土产量居全国前五名,其中江苏省产量为2.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6%。西藏自治区2016年混凝土产量4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29%,增速为全国之首。

2016年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几点总结:

1、混凝土行业迎来并购重组高潮

2016年,“两材”合并、金隅、冀东重组对于混凝土行业乃至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区域龙头的强强联手将重塑混凝土行业格局,对接下来行业的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2、雾霾危机 多省市混凝土行业“限产、 停产、强拆”

2016年,因雾霾天气影响,全国各地不断出台治霾治污的环保政策,受此影响,多省市限产停产,导致原材料紧张加剧,混凝土供应无法保证,一些施工项目也因此无法正常进行。

3、原材料暴涨 混凝土企业很受伤

近年来,天然砂资源已近枯竭,2016年受环保政策影响,砂石开采面临较大不稳定性,价格大幅攀升,而机制砂还在推广和普及阶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混凝土主要原料水泥的价格也连连翻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一天内速涨100元/吨的情况,导致混凝土生产成本加大。

4、取消PC32.5水泥再度成为行业热议焦点

近几年,取消32.5复合水泥一直呼声不断,2016年“停止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动员大会”的召开,行业似乎越来越确定要把这样一个年产量达10亿吨的产品淘汰。这些原属水泥行业利废功能的混合材必将会转变成混凝土的掺合料而转移到混凝土行业予以利用,将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并增加其产量。2017年5月开始,新疆将全面取消32.5强度等级水泥,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32.5复合水泥的省区。

5、混凝土行业应收账款问题突显

商品混凝土销售具有周期长、垫资额度大、货款回收周期长等问题,2016年,由于水泥及砂石料等原材料大涨,混凝土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需支付大量资金,许多中小型混凝土企业由于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资金无法有效运转,面临巨大的经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