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面铺开矿山生态修复 老账新账一起解决

—— 《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正式印发
来源:砂石骨料网整理、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时间:2023-05-19
生态修复
可以预见,未来,矿山公园等形式的矿山生态修复将在广东省全面铺开,全面解决/治愈生态“伤疤”。

编者按:

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以及GDP领跑全国的广东,庞大的市场需求、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大型、超大型砂石矿山的争先出世,让砂石骨料被一次次推向聚光灯下,引来无数资本热情淘金的同时,也让这里的砂石争夺与市场博弈率先进入白热化。

然而,火热的矿山开采让这一片热土留下超500个露天非金属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如何避免“一年绿、两年黄、三年死光光”现象,让“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持续转型成为广东省当下迫切探索解决的关键难题。

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局提出矿山公园、“生态修复+资源利用+产业融合”两种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当前“旧账未还、新账又欠”且失败工程屡见不鲜的行业形势下,未来广东将会全面推进补生态欠账工作的同时,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据砂石骨料网了解,在东升实业顺兴石场的矿区建设开采中均可找到这两种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影子。此前,顺兴石场按照生态景观化矿山的建设要求,利用废旧的汽车轮胎、振动筛、破碎机等点缀在矿区花海之中,就连废弃的皮带运输长廊也改造成了一处工业遗迹,打造出一个“矿山+旅游”横向跨界融合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矿山。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矿山公园等形式的矿山生态修复将在广东省全面铺开,全面解决/治愈生态“伤疤”。

广东生态修复.jpg

5月15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锚定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领域,一方面重点推进矿山公园建设,尤其是河流干流和主要支流沿线、生态问题严重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让“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明确推进增回龙山石场、梅县畲江源远石场、博罗县湖镇镇显岗村伯祥石场等矿山市场化生态修复,分类探索实施“生态修复+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废弃矿山、尾矿库土地综合修复利用模式。

与此同时,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监测工程及监测平台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完善重点矿区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络。

顺兴石场一角.jpg

顺兴石场打造的“矿山公园”一角

粤北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艰巨

《规划》指出,由于缺乏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政策,粤北山区遗留大量的历史矿山,梅州、清远等历史遗留矿山数量均超500个,生产规模以小型为主,多为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生态修复任务艰巨。

《规划》提出,未来矿山生态修复将重点在英德、曲江、连南、仁化、新丰、连平、兴宁、大埔、五华、丰顺、茂南、惠城、惠阳、惠东、博罗、龙门、云城、阳春、高要等19个县(市、区)推进,包括修复破损山体、失稳边坡,推进矿山复垦绿化。另外,云浮市石矿、惠州市石料矿山、英德牛栏洞矿山、清远建材、铁山嶂废弃矿区、兴宁市大坪镇废弃稀土矿山、大埔县矿山、五华县琴江河及五华河流域废弃矿山等矿山生态修复也将同期重点推进。

在矿山市场化生态修复方面,将在增城区派潭镇、红花岭市场群、石坑石场、回龙山石场、义合镇南浩村黄沙坑废弃稀土矿区、梅县畲江源远石场、博罗县湖镇镇显岗村伯祥石场、红草镇建筑用花岗岩集中开采区、南区万宜石场、电白区霞洞镇片麻岩集中开采区、银盏清连石场、新城镇欣达雨洞石场等积极推进探索。

全省形成39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

《规划》提出,广东将全力构筑“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衔接省国土空间规划“一链两屏多廊道”国土空间保护格局,形成陆海联动、通山达海的网络化格局。

构筑“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指的是加强对以南岭山地为核心的南岭生态屏障,以丘陵山地、森林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和以沿海防护林、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海岛等要素为主体的蓝色海洋生态屏障的系统性保护修复;依托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骨干水系,通山达海,统筹推进陆地、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修复;构筑以重要水系、森林带和海岸带为主的生态廊道,结合碧道、绿道、古驿道等线性开敞空间建设,构建满足水生生物繁殖洄游、水鸟和候鸟迁飞停留、陆生野生动物栖息迁徙等活动需要的特色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连通性。

与此同时,广东还将系统谋划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山体山脉、河湖流域、河口海湾等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省共形成包括山体山脉、河湖流域、河口海湾、海岛、重点地域等39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

以生态价值转换引导县域绿色发展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如何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整体谋划,分区施策”为原则,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化的有效途径,协同推进国土空间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开发。

广东将构建从海向陆涵盖滨海湿地带、海堤结构带和陆域缓冲带的综合海岸带生态安全防护体系。以珠海横琴新区、湛江徐闻县、汕头南澳县、惠州市及深圳大鹏新区5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为主体,打造海岸带城镇密集地区陆海一体化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样板。

广东将以生态价值转换引导县域绿色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珠三角及周边的县域,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推动县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重要的县域,加强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筑牢全省生态屏障。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域,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在支撑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方面,广东将实施南岭生态屏障、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提升南岭、莲花山、云开山、天露山等主要山脉的森林景观和生态质量。实施万里碧道和流域重点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主要江河流域以及重要水源地和大中型水库集雨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

广东还将实施蓝色海洋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海岸带保护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打造山海相连、蓝绿交织的生态景观,建设通山达海、色彩多样的魅力绿美空间。

编辑:侯晓丹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自:砂石骨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