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示范浙江先行 探索绿色矿业发展的湖州经验

来源:砂石观察
时间:2021-06-16
“浙江经验,湖州模式”是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最佳示范:从最早的摸索发展,到湖州模式向全国大范围的输出,不少区域矿业人深受湖州模式的影响。

在湖州 看见美丽中国

2020 年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打造的元年,也是两山理念提出的十五周年。

湖州,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矿业人对湖州有着特殊的情怀。这里是矿业人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的起点,也是国内矿业和生态治理模式的最高水平!

在矿业历史开发中,留下了千疮百孔的伤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大众对采矿行业最直接的印象。而为了经济效益、牺牲环境成为民众追逐的抉择时,美丽的生态环境就随之而去。

4.jpg

“浙江经验,湖州模式”是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最佳示范:从最早的摸索发展,到湖州模式向全国大范围的输出,不少区域矿业人深受湖州模式的影响。

在湖州,我们能看见美丽乡村,看见经过改造脱胎换骨的全新景色:废弃矿山治理变身市民公园的仁皇山公园、变身旅游度假区的龙之梦乐园,也可以看到变身钢琴小镇、矿地村庄的德清县洛舍镇东衡矿区;可以看到变身千亩茶山湖州吴兴埭溪东红废弃矿山,还可以看到变身生态驾校的开发区堂子山废弃矿山……

在湖州,我们能真真正正看到美丽中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启动实施之年。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将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踏上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新征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据浙江日报报道,“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自然资源部门在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出台实施“净矿”出让、“工程采矿”等6方面11项改革举措。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更加完善,云和县出让全国首宗附带生态增值的土地。在全国率先实行“标准地”“标准海”制度,率先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首创“地质文化村”品牌……

在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方面,浙江始终走在前列!

浙江:

迈上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新征程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浙江整治修复了1203个废弃矿山、1109个废弃矿井,国土绿化美化促进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15%,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今年1月,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浙江省申报4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已获自然资源部批准,试点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浙江省主管部门领导并不止步于目前已取得的成绩,2021年5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自然资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迈上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新征程。

据介绍,《规划》内容紧扣推进省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打造整体智治自然资源这一主线,聚焦“两统一”职责,按照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三大要求,围绕要素保障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资源利用从总量管控型转向结构优化型、治理体系从多头分散型转向统一高效型、治理方式从模糊经验型转向精准智控型等四大转变,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素安全供给体系、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体系、共治共享体系、基础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实现国土空间优化、要素保障有力、资源节约集约、保护修复有效、权益维护充分、治理能力提升等六大目标,奋力交出自然资源工作高分报表。

《规划》围绕总体要求,谋划了5个行动计划和6个重大项目建设,具体包含:重大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行动计划、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建设、矿业绿色发展质量再提升行动计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自然资源“天巡”执法行动计划、自然资源“一码一平台”重大示范项目建设、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

浙江十四五规划:

首要任务是加强优势矿产资源保障

浙江省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并率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出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活动,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邱建平直言: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建筑用石料采矿权数量从585个减少到364个,80%矿山寄居在开采区内,基本形成了六大砂石开发基地。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65%左右,建筑用石料平均年采矿量提升到101.3万吨。截至去年11月,全省已建成绿色矿山296家,54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湖州市已完成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待部验收挂牌。全省有26家矿山企业获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5项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推荐进入国家名录。

5.jpg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邱建平

邱巡直言,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结构规模、开采方式明显优化,建筑用石料采矿权数量下降到364个,80%以上矿山聚集在开采区内。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65%以上,建筑用石料单矿年开采量提高到 101.3 万吨。十四五仍将是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高峰期,对砂石等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处于高位,持续增长,加强优势矿产资源保障,仍是十四五规划的首要任务。

“从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十四五’是以新基建投入为主的大投入时期,初步统计砂石骨料需求仅从商品混凝土中推算的用量就将超过6亿吨。随着大部分已设采矿权陆续到期,剩余采矿权设计产能远远小于市场需求,如果停止投放采矿权,预计未来5年将出现近8亿吨的供应缺口,规划期未供应缺口将达到2-3亿吨。”邱巡表示。

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必须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的宏观指导和约束作用;优化矿产勘查开发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各类规划区和勘查开采规划区块。

看湖州:

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浙江省唯一

湖州,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也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先行者和坚定的实践者。湖州矿业治理模式也是国内主流媒体津津乐道的主题。

在长达20年的绿色矿业发展探索实践中,湖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率先编制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全力推进矿山企业综合整治、全面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绿色矿山建设、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矿地源综合利用,成功地实现了矿业转型、转业,为全国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可复制、可移植、可推广的湖州模式。

2016年,湖州被列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写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湖州市以该试点建设为契机,坚持绿色发展引领,提出“从严从紧,依法规范”管理的基调和“生态优先,总量控制,自用为主”管理的目标,组织实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157”建设规划,全面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全域建设绿色矿山,全面治理废弃矿山,深化矿地综合利用,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湖州特色的“环保建矿、科技强矿、生态美矿”绿色矿业发展之路,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提供了“湖州经验”。

6.jpg

2020年12月,自然资源部共确定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湖州名列其中,成功摘得全国矿产资源管理领域“金字招牌”,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地市。

日前,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湖州榜上有名,较2020年前进了三位。湖州绿色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新出路。这座曾经以矿业为产业支柱的城市用实践证明了经济发展与矿业开发可以和谐共生、互利共赢。

矿产资源开发转型:

湖州矿业治理经验

湖州紧靠太湖南端,河网密布,水路和陆路交通运输便利。湖州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区,矿产资源主要是建筑石料和石灰岩,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建材基地。坊间曾流传“上海一幢楼,湖州一座山”,既表明了湖州在支撑一线城市大规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道尽了湖州的绿水青山在追逐GDP经济发展模式下遭受到矿产资源掠夺性开采所付出惨重代价的惋惜。

7.jpg

上世纪末,湖州在原国土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和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拉开了波及全省、全国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序幕,在接下来的逐步深化和逐步规范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中,湖州始终处于全国的试验、示范和领军地位。

2005年10月,湖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绿色矿山,以原国土资源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全国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和抓手,先后实施“千矿整治、百矿示范”、“四边三化”和“三年攻坚清零”专项行动,系统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共治理废弃矿山382个,治理复绿2.5万余亩,复垦耕地3.1万亩,开发建设用地4万余亩,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了高效充分利用,实现了生态、土地、安全的目标。

在全面开展矿山企业综合整治中,湖州市严格分区管理,以“减点、控量、生态、集聚”调整矿山布局,实现点少、量减、矿山布局优化,矿山“多、小、散、乱、污”问题得到了根本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了根本好转。

同时,湖州市全面治理废弃矿山,组织实施矿山复绿三年攻坚清零专项行动,提前完成“两路两侧”重点区域废弃矿山清零攻坚任务,新增矿山治理恢复面积(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居浙江省第一,实现了生态、土地、安全的目标。

此外,湖州市深入实施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地综合开发利用和矿地利用采矿权试点工作,探索矿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7个浙江省矿地综合利用采矿权试点项目已产生可利用矿地面积近万亩,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了高效充分利用,建成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和德清县洛舍镇砂村2个万亩矿地平台,缓解建设用地瓶颈。

据《2019 年湖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全市矿山企业47家,全部达到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标准,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库24家。其中,大型矿山42个,中型矿山4个,实现矿业总产值637190万元,税金77729万元。

8.jpg

据了解,湖州建立多渠道废弃矿山治理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原矿山业主复绿备用金(基金)、提取采矿权出让收益分成、提取废矿复垦土地出让(指标)收益分成、吸收社会资金、采取PPT模式、利用废弃矿山治理尾矿收益等途径,筹措足够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资金,有效保障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同时,严格规范生态修复项目招投标,健全完善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专家和相关部门参加的治理工程验收机制,把好项目方案设计、施工实施、过程监管和完工验收关口,确保生态环境恢复、安全隐患消除、矿地综合利用。

湖州20年的矿山综合整治,实现了矿山开采秩序的根本好转,成为全国矿产资源管理的典范。

部分国内主流媒体深度报道湖州经验:

2015年3月,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在头版位置刊发了《十年接力绘美丽浙江生态红利惠千万群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矿山治理工作的渊源》;

2017年6月,《光明日报》《光明网》《光明图刊》《光明视频》等报道《浙江湖州:十年治矿满山绿产业再造获新生》;

2018年6月,解放日报以《湖州:后矿山时代正收生态红利》为题报道湖州废弃矿山治理的成就;

同年8月,《经济日报》头版头条以《浙江德清:以“两山”理念治理矿山》为题报道湖州市以“两山”理念指导矿山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

2018年10月,央视第三集《炮声停了以后》,全面讲述了湖州市如何因地制宜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2019年2月,中国自然资源报《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浙江省湖州市废弃矿地修复治理纪实》,整版介绍了湖州矿山生态修复和矿地利用情况。

 

2021年6月24-26日,砂石骨料网将携手湖州市矿业协会在浙江湖州召开“南太湖论坛-首届中国矿业(砂石)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届时,将有业内专家与参会人员分享相关经验,从机制砂石政策、生产、环保、案例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讨,以推动机制砂石产业绿色发展。另外,也将邀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领导深入讲解浙江省自然资源规划相关内容和发展思路。欢迎各位行业同仁踊跃参加。

同时,由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级调研员龚西征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绿色矿业的探索与创新(1999-2019年)》,也将在南太湖论坛上正式发布,详细介绍了湖州矿业治理和发展的经验(详情请关注“砂石骨料网”公众号)。

报名方式:

关注“砂石骨料网”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会议报名”,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小程序报名;

小程序.png